臨近預產期胎兒不入盆,會是什麼原因?三種運動可助力

臨近預產期胎兒不入盆,會是什麼原因?三種運動可助力

文|媛媽育兒日記原創,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

十月懷胎,一朝臨產。

孕媽媽們辛辛苦苦懷胎,准爸爸們也是小心翼翼地伺候,終於到了預產期,此時的胎兒加速發育,在子宮內的位置也有了不小變化,開始為入盆做準備。

但這個入盆時間卻並非固定的,具體因人而異,與多方面因素有關。早一些的孕33-34周便已入盆,晚一些的臨近分娩還沒有任何徵兆。

因此,臨近預產期,胎兒卻遲遲不入盆,准媽媽可以對照一下,看看自己是哪種情況。

胎兒不入盆,會是什麼原因?

1)不正確的坐姿

久坐不動:雖說孕晚期身子重了,但缺乏運動,胎兒也是不肯入盆的哦~

半躺半坐:這樣可以緩解腰部壓力,不至於太酸痛,但坐得舒適也不好,會讓人變懶惰。

蹺二郎腿:影響腿部循環,也會讓胎兒在宮內的空間受到限制。

以上這三種錯誤坐姿,都會嚴重影響胎兒入盆,請孕媽媽們時刻注意,懷了寶寶萬不可再像從前那樣隨意坐卧。

越是到了孕晚期,越需要加強運動,不但可以加強身體素質,還能緩解身體不適,對胎兒儘早入盆也有助益。

可知,為自己和胎兒負責的話,孕婦一定要改掉錯誤的坐姿和生活習慣。

2)還有這些原因

如胎兒胎次、胎位不正、胎兒偏大,頭盆不稱、臍帶偏短、臍帶繞頸;或者是胎兒發育異常,連體兒、腦積水等種種因素,都對入盆有不小影響。

總的來說,影響胎兒不入盆的因素有許多,有的在正常範圍內,有的則會影響胎兒的健康。

因此,准媽媽一定要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產檢,密切關注胎兒每一階段的變化,看看胎位如何,觀察胎兒大小是否在正常值,臍帶有沒有繞頸,入盆是否及時等。

倘若胎兒在宮內發育正常、沒有問題,且符合入盆的條件,建議通過一些運動進行輔助。

三種運動,可助力胎兒入盆

助胎兒早點入盆的運動有很多種,但孕晚期隨著胎兒生長,孕婦的肚子也變得很大,身體更加笨拙,即使胎兒發育健康,也要注意日漸頻繁的假性宮縮帶來的影響。

准媽媽一定要注意運動量,根據自身素質制定合適的運動計劃,以免使假性宮縮頻率增加導致早產。

要注意不要太累,不要受傷,否則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健康。

1)散步

這種運動對孕婦來說最合適不過了,不單能鍛煉身體素質、提高體力,對胎兒早些入盆也有幫助。

而且重點在於,散步是很舒緩的,對身體沒有損害、風險小,多數孕婦都能輕易做到。但孕婦的身體素質不同以往,即使是散步這樣簡單的運動,仍有許多要注意的。

小貼士:

時間別太長,最好每次半小時左右,每天兩三次。以身體感受為主,累了就歇歇,悶久了就起來走走,要靈活健身。

速度別太快,要緩緩走,挑一個環境舒適、綠化好的地方。在平穩道路上走,邊散步邊呼吸周圍新鮮的空氣,讓自已慢慢放鬆。

不要獨自一人,找家人或者朋友陪同,人煙稀少的地方最好別去。

2)下蹲

孕婦做的下蹲運動與平常人做的深蹲運動差不太多,但稍有區別。由於孕期身子笨重,因此為了安全,做運動時雙手最好扶著椅子或床邊。

動作細節:雙腿岔開,比肩寬稍大點,雙手扶住椅背或其它能幫助站穩的器具,緩緩下蹲再緩緩站起,重複數次。

動作要點:一是動作要慢,無論蹲下還是起立;二是注意強度,以身體感覺為主,累了就歇會兒不可勉強,不累就多做幾次。

尤其需要注意的是,這個動作對孕婦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,如果身體較弱,又或者胎盤位置較低,建議不要嘗試下蹲運動。

3)爬樓梯

現代人多住樓房,那麼每天爬爬樓梯也是種很好的運動,既能調整胎兒姿勢,還可以促進入盆,有利於日後的自然分娩。

爬樓梯這種運動,相對於前兩種來說有些風險,孕婦應當小心謹慎。

小貼士:

需注意安全為上,不要太累,要是肚子有發緊發硬的感覺,一定要停止運動,立刻休息。

身邊最好有人陪同,身體狀態不佳或胎盤低置的以養為重,也不適合爬樓梯。

媛媽寄語:

正確的坐姿和適量的運動,可以促進胎兒入盆,孕婦們可根據自身素質和產檢結果定製運動計劃,一定要注意安全。